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起点笔下文学 www.qdbxwx.com,打飞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97式舰载鱼雷攻击机

    195年日本海军命令中岛公司与三菱公司分别研制新式舰上鱼雷攻击机,称做10试舰上攻击机,海军将从中间挑选竞争获胜者投产,中岛公司与三菱公司都在197年拿出了自己的10试舰上攻击机,这个公司的飞机外观近似,性能差不多,中岛公司采取了起落架可折叠收放的设计,而三菱公司的则采取固定起落架设计,三菱的鱼雷机虽然采取固定起落架设计,但由于发动功率更大,反而飞行速度比中岛公司的鱼雷机还快,最后日本海军难以取舍,决定干脆中岛公司与三菱公司的试制鱼雷机全部投产,每种都要一些,于是中岛公司的b5n就被命名为海军97式1号舰攻,而三菱的b5m则被称做97式号舰攻,97式1号舰攻装备部队后,因为重量轻而且低速飞行时安定性好,有利于在航母上起降,所以比97式号舰攻更受欢迎,军方不停的追加订单,产量大大的超过了97式号舰攻,97式1号舰攻的改良型称做97式号舰攻,换装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战争期间多数b5n实际都是97式号舰攻也称做97式舰攻1型,至于97式1号舰攻也称97式舰攻11型

    97式舰攻服役后立即就投入了中国战场,由于载弹量大,机动性好,飞行速度也比早先海军的双翼鱼雷机快的多,因此发挥了很大的威力,日军海军对此很满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战争初期97式舰攻参与了日军航母战队几乎所有的作战行动,并取得了重大战果,直到1944年才被天山舰攻完全取代,不过到1945年已经转入预备役训练机的97舰攻再度复出充当自杀特攻机,又活跃在了第一线,到战争结束时97式1/号舰攻还残存14架

    飞机资料 (97式1号舰攻)

    翼 面 积

    7.70m

    自 重

    ,107kg

    最大重量

    ,650kg

    最大航速

    70km/h

    续航距离

    1,090~,60km

    上升限度

    7,400m

    螺 旋 桨

    叶变速螺旋桨

    发 动 机

    标称710马力 中岛型星型气冷9缸发动机 1

    乘 员

    名

    武 装

    7.7mm机枪1 航空鱼雷1 或 航空炸弹 800kg

    总生产数

    150架

    主要型号

    1号(b5n1):安装型(标称710马力)发动机,后来改称97舰攻11型

    1号练习用攻击机(b5n1-k):1号舰攻的教练型

    号(b5n):安装11型(标称970马力)发动机,后来改称97舰攻1型

    b6n天山式舰载攻击机

    中岛公司97舰攻的高性能后续机,199年海军命令中岛公司以14试舰攻的名义开发,1941年春原型机完成,b6n安装大型的大功率发动机,并且使用了层流翼设计,飞行速度比97舰攻快的多,而且运动性能优良,堪称当时最佳舰上鱼雷机,b6n天山舰攻没有采取封闭弹舱携弹设计,减轻了重量,提高运动性能,由于采用了大型的大功率发动机,飞机尺寸与重量都较大,因此设计中主翼与垂尾均可折叠,以节约舰上空间

    不过b6n天山舰攻的性能虽然高,但却长时间无法派驻航母上使用,因此让日军伤透了脑筋,主要原因是安装了发动机与4叶螺旋桨后,经常会造成过热与震动问题,等好不容易解决了散热与震动问题以后,又出现了因b6n重量较大,挂载了鱼雷以后无法从航空母舰上安全起飞的问题,这样b6n天山舰攻上舰服役的时间不断的向后推迟,日军航母战队只得继续订购使用老旧的97舰攻,等到所以问题解决以后,竟然已经是194年下半年的事情了,到1944年6月才大量部署在航空母舰上投入了战斗,而此时日本有经验的鱼雷机驾驶员已经极度缺乏,新手驾驶着天山舰攻并不能发挥雷击威力,在历次出击中都没有取得重大战果,投雷命中敌舰的记录罕见,战争后期随着日军航母力量的瓦解,b6n天山舰攻被部署在地面基地里,一部分安装了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携带鱼雷偷袭美军舰艇,另外一些干脆充当自杀飞机,反正那些新飞行员无法靠投雷击沉敌舰,索性利用b6n天山舰攻超低空飞行性能好,容易躲避雷达追踪的特点,对美军舰艇实施自杀攻击

    b6n的后期型号使用发动机,功率比稍小,不过重量更轻而且有推力排气装置,所以反倒单位功率更高,飞行速度更快,航程更远,各项性能指标都有所加强。天山舰攻的鱼雷并不挂载在机身中心线上,而是偏右0公分,以避开机首左侧的机油冷却器。日军航母上不装弹射器,飞机是靠自身动力起飞,天山舰攻由于重量较大,挂载鱼雷以后需要安装枚助推火箭加力才能安全起飞,天山舰攻出现的很早,但实际使用的太晚了,在鱼雷攻击方面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飞机资料 (舰上攻击机 天山 1型)

    翼 面 积

    7.0m

    自 重

    ,010kg

    最大重量

    5,00kg

    最大航速

    481km/h(高度4,000m)

    续航距离

    1,74~,04km

    上升限度

    9,800m

    螺 旋 桨

    4叶定速变矩螺旋桨

    发 动 机

    标称1680马力 三菱5型复列星型气冷14缸发动机 1

    乘 员

    名

    武 装

    1mm旋回机枪1,7.9mm旋回机枪1 航空鱼雷1 或 航空炸弹 800kg

    总生产数

    168架

    主要型号

    11型(b6n1):安装 11型(标称1750马力)发动机的初期型试制型,共1架

    1型(b6n):安装 5型(标称1680马力)发动机

    1甲型(b6na):安装了雷达的1型

    1型(b6n):安装 5丙型发动机,座舱风挡重新设计,只有试制机

    流星式舰载轰炸机

    流星与流星改是日本海军二战期间第1种舰载双重任务轰炸机,可以完成俯冲轰炸水平轰炸与鱼雷轰炸任务,流星生产工艺简单,零件数不到0战一半,主翼为倒鸥型,其双重襟翼与副翼襟翼联动以提升低速性能,这种舰载轰炸机性能非常高,速度快并具有战斗机的格斗性能,实战中这种飞机很难拦截,不过流星改的生产同样受东海地震影响而被破坏,出现的太晚,战争结束时连同流星与流星改只有只有很少数量,未能对战局起到影响

    流星(b7a1)装11型1650马力发动机,但11型发动机的性能不稳定,真正量产的是装1型1670马力发动机的流星改(b7a),另外还有极少装ha4-11型00马力发动机的流星改(b7a),但b7a未在战争中使用过,流星改战争末期才出现,那时日军飞行员训练不足,难以用炸弹或鱼雷准确击中敌舰,所以一些流星与流星改充当了自杀飞机,用这么好的攻击机实施自杀攻击非常可惜,流星改是二战时期世界最高性能的舰载轰炸机

    飞机资料 (舰上攻击机 流星改)

    翼 面 积

    5.40m

    自 重

    ,614kg

    最大重量

    5,700kg

    最大航速

    54km/h(高度6,00m)

    续航距离

    1,850~,040km

    上升限度

    8,950m

    螺 旋 桨

    4叶定速变矩螺旋桨

    发 动 机

    标称1670马力 中岛1型复列星型气冷18缸发动机 1

    乘 员

    名

    武 装

    0mm机炮,1mm机枪1 航空鱼雷1 或 航空炸弹 1000kg

    总生产数

    111架

    主要型号

    试制流星(b7a1):安装11型(标称1650马力)发动机的试制机

    11型(b7a):称流星改,安装1型(标称1670马力)发动机

    试制流星改1(b7a):安装ha4-11型(00马力)发动机,只有试制样机

    彩云式舰载侦察机

    日本在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研制的最后一种,也是最先进的高速舰载侦察机,194年以海军17试舰载侦察机为编号试制。各项性能在同期的舰载侦察机中都十分突出

    彩云是一种当时无法拦截的高性能飞机,标称最大速度610公里/小时,但美军标称速度达到70公里/小时的p51b都无法追击彩云,这是因为日机的标称速度是正常作战高度的最大持续速度,并非是某一高度在瞬间冲刺可以暂时达到的速度,而且加速特别快,所以野马都追不上彩云,但彩云11型装的誉1型发动机性能并不可靠,所以也是日军当时出动率最低的飞机之一,虽然不会被击落但却难以经常出动,后期型彩云安装了更可靠的发动机,提高了彩云的出勤率,并且出现了夜间高空战斗机改型

    彩云的续航距离达到500公里,战争末期一直用于本土与拉包儿等南洋日军联络,以及远程侦察,引导特攻队,战果确认等任务,美军无法拦截,在前往南洋的彩云遭遇美军截击加速摆脱后,曾发回的著名电文:身后已不见敌机追击!!!战争末期彩云依然可以在防守严密的美军航母编队与航空基地上空来去自如

    飞机资料 (舰上侦察机 彩云 11型)

    翼 面 积

    5.50m

    自 重

    ,968kg

    最大重量

    5,60kg

    最大航速

    610km/h(高度6,100m)

    续航距离

    ,080~5,00km(携带副油箱)

    上升限度

    10,740m

    螺 旋 桨

    叶定速变矩螺旋桨

    发 动 机

    标称185马力 中岛1型(nk9h)复列星型气冷18缸发动机 1

    乘 员

    名

    武 装

    7.9mm旋回机枪1 (夜战改造型另有0mm倾斜机炮1~)

    总生产数

    98架

    主要型号

    11型(c6n1):安装1型(标称185马力)发动机,为主要量产型,少数安装了0mm倾斜机炮

    试制彩云改(c6n):也称1型,安装有增压涡轮的 4型发动机的试制机

    试制彩云改1(c6n):c6n安装0mm倾斜机炮的高空夜间战斗机型

    试制彩云改(c6n4):安装有增压涡轮的ha4-11型发动机的试制型

    试制彩云改(c6n5):也称1型,试制高速攻击机型

    试制彩云改4(c6n6):试制木制型计划机

    99式舰载轰炸机

    该机为196年海军11试舰载轰炸机爱知公司的竞争设计,海军经过审核,最后选定了爱知公司的11试舰载轰炸机样机,199年正式给予99式舰载轰炸机的称号,该机一直使用到了战争结束,在战争期间发挥过极大作用,战争期间日军航母编队大部分战果恐怕都是该机获得,本来99式舰上爆击机应在194年开始被彗星舰爆取代,但彗星舰爆在航母上使用,驾驶员要求很高,而中途岛海战日军损失了大批优秀舰载机飞行员,却无力迅速培养出大批合格舰载机驾驶员,所以多数彗星迟迟不能部署到航母上,而是成了岸基俯冲轰炸机,航母上使用的舰爆直到1944年大多数依然是容易驾驶的da型99式舰爆

    99式舰爆载弹量不大,但投弹精确,是二战期间日军对舰攻击战果最高的舰载机之一,战争末期99式舰爆也充当了自杀飞机,da采用固定起落架,安全性好,合适新手驾驶,由于日军无法大量培养合格的飞行员,所以99式舰爆在整个战争期间充当主力舰载俯冲轰炸机很长时间,战争末期则成为自杀飞机,日军航空舰队的正规攻击战果基本都是由老式的99式舰爆与97式舰攻创造

    飞机资料 (99式舰载轰炸机 型)

    翼 面 积

    5.00m

    自 重

    ,570kg

    最大重量

    ,800kg

    最大航速

    40km/h

    续航距离

    1,50km

    上升限度

    10,500m

    螺 旋 桨

    叶定速变矩螺旋桨

    发 动 机

    标称100马力 三菱54型复列星型气冷14缸发动机 1

    乘 员

    名

    武 装

    7.7mm机枪 航空炸弹 50kg

    总生产数

    149架

    主要型号

    11型(da1):初期生产型,安装 4/44型(标称1080马力)发动机

    1型(da):安装 54型(标称100马力)发动机的试制机

    型(da):1型的正式生产型

    练习用爆击机1型(da-k):型的教练机型

    彗星式轰炸机

    197年日本海军为了应付以后的战争,拼命追求兵器的先进程度,提出了一个研制难度极大的俯冲轰炸机设计构想,希望能研制出一种飞行速度超过500公里/小时的舰载俯冲轰炸机,这个飞行速度比当时的战斗机速度还快,日本海军希望这种俯冲轰炸机装备部队后,仍拥有不亚于当时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可以轻易的避开对方的空中拦截攻击敌舰

    1940年在海军航空技术工厂的努力下这种舰载俯冲轰炸机的原型机果真给造了出来,厂方编号d4y,为了追求高速,减小飞机的迎风面阻力,d4y使用1台爱知公司生产的液冷发动机,这种被称做的海军航空液冷发动机与川崎公司为陆军生产的ha40发动机一样,同为德国db601发动机的翻版,d4y在试飞中表现出了飞行速度快,控制灵敏,具有战斗机的飞行性能等优点,海军认为d4y完全符合要求,于是下令d4y投产,海军并给予d4y俯冲轰炸机一个叫彗星的名称,不过海军后来使用这一飞机的经历并不愉快

    彗星进入海军服役以后,开始数量有限,是作为舰载侦察机使用,利用高速为海军航空舰队侦察敌情,首次参战是在中途岛海战,当时彗星部署在苍龙号航空母舰上执行侦察任务,虽然彗星发现了美军舰队,但是发报机却出了问题,无法及时通报,结果日军4艘航空母舰在这次海战中被击沉,损失了大批对日军以及战局致关重要的熟练飞行员,为以后战局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中途岛海战以后,日军因无法迅速培养出大批熟练飞行员,为了弥补中途岛海战中的飞行员损失,只得把草草训练的新手飞行员推上战场,因此日军开战初期拥有的空战优势开始下降,对日军来说战局开始恶化,而这彗星因为着舰速度高,训练不佳的新手飞行员着舰时很容易出事故,简直成了日军的航母新飞行员杀手,日军新组建的航空舰队叫苦连天,只得把彗星做为岸基轰炸机使用,航母则继续使用老式的99式舰爆,而当日军的0战无敌神话被美军的f6f泼妇打破以后,99式舰爆由于飞行速度较慢,很难躲避美军战斗机的拦截,在战斗中损失严重,更加扩大了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损失,到马里亚纳海战时期,日军舰载俯冲轰炸机部队已经找不出几个有经验的飞行员了,而马里亚纳海战以后,日军航母舰队简直到了只剩空航母的地步,只得把部署在陆地上的彗星飞行部队招集到航母上,结果彗星在航母上接二连三的出事故,几乎每天都有新手驾驶着彗星摔在航母甲板上,不过这个现象最终导致了神风特攻队的诞生,因为战局恶化,日军大批飞行员都是草草训练的新手,如果驾驶着老式但速度慢容易驾驶的飞机,虽然会在遭遇到对方拦截时被大量击落,但突破拦截的好歹还能让鱼雷炸弹命中几个,而驾驶着高速的彗星虽然被敌人拦截击落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根本无法命中目标只会把炸弹扔在海里,不但如此,由于训练事故激增,彗星飞行员天天都有人降落时失事摔死在自己的航母上,比天山舰攻和0战摔的要多的多。这使得整个航空舰队的飞行员异常的寒心,纷纷议论与其这样摔死在自己的航母上,还不如摔死在敌人的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